我國核電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預計到2035年在運及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億千瓦
近日,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核能發電分會第五屆學術報告交流會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來自中國工程院、山東省政協、山東省科協、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國電投核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有關領導與來自核電領域上下游產業鏈的150余位代表齊聚一堂,為安全有序推動我國核電發展交流思想、建言獻策。
核電將成為重要的基荷能源
核能產業發展,尤其是核電產業的突破性發展,是堅實的綜合國力的體現,是中國深厚底氣的源泉。
當前,科技創新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權重不斷加大,核能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核電作為重要的基荷能源,要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突破制約能源電力低碳轉型關鍵核心技術。
從1991年中國大陸第115座核電站秦山核電并網發電到現在,我國核電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功實踐。截至2024年5月底,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6臺(不含臺灣地區),在建機組35臺,裝機容量位于世界前列。以國和一號、華龍一號、高溫氣冷堆為代表的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工程,成為推動我國核電技術升級跨越,助力我國戰略高新技術實現引領突破、從核電大國邁向核電強國的重要力量,成為新時代我國打造國際影響力的新的“國家名片”。
據國內有關行業機構研究指出,未來15年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預計到2035年前后,我國在運及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億千瓦,核電發電量占比達到10%左右,與全球平均水平相當,2023年,我國核準10臺核電機組。按照國家目前每年8~10臺的核準速度,2027年以后,每年最高峰將有50臺以上機組同時建設,核電發展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
這也意味著我國核電產業將逐漸回暖,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技術方面,核電的發展方向也正由單一核電逐步向核能綜合利用轉變,核能小堆、核能供熱、海水淡化、核能供汽以及核技術應用等新技術正逐步壯大。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核電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核電制造與建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高溫氣冷堆、模塊堆等一些領域已經走在國際前列,結束了核電產業發展初期各類裝備呈現“萬國博覽會”的局面。未來,我們還應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加快提升關鍵產品和設備的研發制造水平,為我國核電產業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裝備和工藝基礎。
山東加快打造先進核能產業集群
核電及核技術應用發展前景廣闊,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作為我國重要的沿海省份,近年來山東加快建設中國核電第三極,積極打造先進核能產業集群。
2018年,海陽核電全球首批三代非能動核電AP1000“海陽1號”機組并網發電,結束了山東無核電的歷史。2021年,海陽核電又成功實現國內首次核能供暖商業化應用,做到450萬平方米核能供暖“全覆蓋”,打造全國首個零碳供暖示范城市,為我國北方地區清潔供暖提供了獨特的“山東方案”。近期,通過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和一號也即將在山東省并網發電。
核能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山東沿海地區資源稟賦,在核電建設方面產業基礎優勢明顯,山東將充分發揮“鏈長制”作用,組建核能裝備產業聯盟,搶抓新能源發展風口,強化系統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市場創新。堅持以項目帶動、分類施策、搭建平臺,助力山東乃至全國的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積極響應國家核能發展戰略,依托山東省核能產業的良好基礎和未來需求,山東大學正在組織策劃組建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希望與行業內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共同建設世界一流核學科。
國電中星作為一家電力檢測設備廠家,密切關注電力行業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態,更多資訊歡迎訪問www.288g.cn。
下一篇:新型配電系統技術大會聚焦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