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需求側資源潛力 增強電力保障能力
求側資源是指分布在用戶側,能夠開發利用并且可以保障電力供需平衡和提高能源系統利用效率的資源。按照資源特性,需求側資源可分為可調節資源、可節約資源、可替代資源。其中,可調節資源是狹義的需求側資源,指位于用戶側并可以與電網進行雙向靈活互動的資源,按照調節主體劃分,可分為可調節負荷、分布式儲能、電動汽車等;按照調節效果劃分,可分為削峰、填谷等類別;按照調節速度劃分,可分為日前級、小時級、分鐘級及以下等類別。可節約資源是用戶側通過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結構節能等途徑提升能源效率、實現能源節約的資源。可替代資源是指以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用能為導向,終端化石能源消費中可以用電能替代的資源。
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為進一步發揮電力需求側資源的價值作用,在相關文件多項政策文件中重點強調了電力需求側資源的重要地位。需求側資源作為新型電力系統重要的靈活性資源,將在供需協同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今年,要推動需求側資源進入電力市場,逐步將需求響應作為電網經濟運行常態化調節措施。同時提出要提升需求響應能力。到2025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用電負荷的3%~5%,其中年度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省份達到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規模化的實時需求響應能力,結合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市場交易可實現電網區域內可調節資源共享互濟。
開發需求側資源、加強電力負荷管理不僅有助于整合可調節負荷資源,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更能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和源網荷互動能力,更好地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居民、公共服務和重要用戶安全可靠用電。開發需求側資源,實施電力負荷管理是確保電力保供有力有序有效的關鍵一環,在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和電力保供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將繼續承擔更為重要的角色,將更好地保障全國電力運行平穩有序。
問題與障礙
當前,需求側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技術支撐、政策和市場化機制、降溫取暖負荷有效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關注并協同解決。
1.需求側資源精準挖掘管理技術應用不足。電力用戶千差萬別、生產特性千變萬化,為精準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需要更有效的負荷管理手段。近年,在能源主管部門支持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加快建設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推動負荷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調控、統一服務,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實踐中,部分地區支持系統建設應用政策尚不明確,一些用戶在技術應用上配合度較低,用戶可調節負荷資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常態化精細化的資源管理能力不足。此外,有序用電措施在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定阻力,協調難度較大,執行效果受到影響。
2.需求響應市場化機制不成熟,補貼資金來源不足。目前,尚有少部分省份未出臺需求響應政策,多數省份雖然出臺了政策,但受價格引導作用有限、補貼資金來源不足等因素影響,市場主體自身利益難以得到保證,主動參與負荷調節的積極性較低,難以應對較大和較長時間的電力電量缺口。
3.降溫、取暖負荷增長迅猛,峰谷差持續加大,給電力保供帶來巨大壓力。近年來,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和電取暖全面普及使用,以及近年來極端高溫、寒潮天氣多發頻發,造成降溫、取暖負荷超預期增長,居民負荷冬夏高峰占比越來越高,電力負荷尖峰特征更加突出。2022年的負荷日降溫負荷較2021年增長約45%,遠超常規電源裝機增速。夏季用電高峰時刻降溫負荷已接近四成,局部地區甚至超過六成,電力電量缺口超出了負荷管理覆蓋范圍,電網冬夏“雙峰”特征越加明顯。對于民生空調負荷,部分省份仍采用居民生活“年階梯”電價,價格信號引導作用較弱;對于工商業等非保民空調負荷,目前尚未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難以形成合力推動該類空調負荷優化調節。
有關政策建議
1.推進需求側資源的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升負荷管理技術水平。各地電力運行主管部門、能源監管機構、電網企業、電力用戶應加強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建設、運維及安全監管。建議各省級政府同步明確電力負荷管理作用,協調用戶配合開展負荷管理系統接入工作。將負荷管理執行情況納入地方政府考核,督促電力供應緊張地區必要時嚴格落實有序用電方案,確保足額執行到位。推動工業、商業、居民家庭等領域用電基礎設施和終端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支持多元化開發智能用電應用場景,建設智能工廠、智能園區、智能樓宇、智能小區、智能家居等,為精細化管理需求側資源提供智慧化技術支撐。
2.建立需求響應資金長效渠道,進一步加強需求響應能力建設。建議各地政府主管部門通過尖峰電價增收、納入輸配電價、市場化交易用戶分攤等方式,建立需求響應資金長效渠道。綜合統籌需求響應資金能力、可調節負荷規模,進一步明確需求響應執行邊界,理清銜接機制,明確需求響應執行效果考核規則,提升需求響應保供能力。鼓勵需求響應主體參與相應電能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容量市場等,按市場規則獲取經濟收益。
3.完善電價機制,進一步發揮價格信號的引導作用。兩個“辦法修訂稿”均提出,要建立并完善與電力市場銜接的需求響應價格機制。建議進一步完善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適時推進居民階梯電價由年階梯改為月階梯,引導居民主動調整用電行為,有效壓減度夏(冬)高峰期用電負荷。進一步優化工商業分時電價時段劃分,拉大峰谷價差。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通過實施尖峰電價等手段提高經濟激勵水平。出臺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實施方案,落實企業節能減污降碳技術改造的資金支持。
4.出臺空調負荷管理專項支持政策,進一步增強空調負荷管理調控能力。建議出臺空調負荷管理專項支持政策,通過統一標準、加強宣傳、政企協同等舉措,積極引導各類空調負荷統一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共同參與削峰填谷。完善政策、技術和規范標準,推進將不涉及民生和安全的空調負荷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研究制定非保民空調負荷管理措施。
未來,隨著政策引導力度進一步加強、電力終端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升、電力市場交易機制不斷完善,以及“源網荷儲”互動技術及關鍵設備實現突破,預計我國電力需求側資源規模將保持快速上升趨勢。經初步測算,預計到2025年、2030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需求側資源調峰潛力分別為1.2億、1.9億千瓦,將占負荷比重的9.3%、12.3%。需求側資源將在保障能源電力安全供應、推動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國電中星是專業的二次保護檢測設備生產廠家,生產的儀器設備種類多,多種型號可供選擇。國電中星為您服務:4000-828-027,了解更多訪問國電中星官網:www.288g.cn。